一、宏观要闻
(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
(来源:WIND咨询)
(二)多部门联合制定提振消费政策
我国将多措并举大力提振消费。相关职能部门正积极加紧制定育儿补贴、劳动工资等政策。央行将会同金融监管等部门,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商务部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财政部、人社部将在补助、稳就业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市场监管总局将严格开展监管执法,针对价格欺诈等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来源:WIND咨询)
(三)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贵州做出重要指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同时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
(来源:WIND咨询)
(四)2025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召开,维持利率不变
美联储如期维持利率不变,利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点阵图暗示今年仍有两次降息,累计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美联储无需急于调整货币政策的立场,称已做好充分准备,耐心等待更清晰的市场信息。此外,美联储大幅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上调通胀预期。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在6月会议上恢复降息的概率为62.1%,而在美联储做出决定之前这一概率为57%。利率决议公布后,美股扩大涨幅,黄金上扬,美元、美债收益率双双走低。
(来源:WIND咨询)
(五)中国3月LPR保持不变
中国3月LPR出炉,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符合预期。1-2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增速稳中有升,新动能培育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年初宏观经济保持较强增长动能,消费、投资增速加快,LPR下降的必要性、迫切性不高。从银行方面看,随着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息差缩窄的压力有所增大,由此来看,银行缺乏压降LPR报价加点的动力。展望后续,政策性降息仍需相机抉择,结构性降息和降准有望优先落地,LPR下调时点或后移。
(来源:WIND咨询)
二、农副产品行业要闻
(一)大豆
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研究所(IMEA)周五报告称,2024/25年马托格罗索州大豆收获面积达到97.33%,比一周前的91.84%高出5.49%,连续第二周高于去年同期水平。IMEA数据显示,去年同期收获进度为95.60%,历史同期均值为93.18%。马托格罗索州的二季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预计面积的99.48%,一周前96.44%,去年同期99.45%,五年同期均值96.93%。
(来源:我的钢铁网)
欧盟数据显示,2024/25年度迄今,美国在欧盟大豆进口总量中的份额减少。
截至2025年3月16日,2024/25年度(7月至6月)欧盟从美国进口513万吨大豆,比去年同期的499万吨提高2.8%;但是所占份额从去年同期的55.6%降至53.4%。
第二大供应国是巴西,数量达到275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48万吨提高10.9%;份额从27.6%提高到了28.7%。欧盟从乌克兰进口112万吨大豆,高于去年同期的73万吨;份额从8.1%增至11.6%。
总体而言,2024/25年度迄今欧盟进口960万吨大豆,同比增长7%。2023/24年度欧盟进口1307.8万吨,和上年持平。
(来源:我的钢铁网)
(二)棕榈油
3月18日,印尼一种植园基金官员周二称,印尼计划将棕榈油出口专项税从毛棕榈油参考价格的3%-7.5%提高至4.5%-10%,此举旨在为生物柴油中棕榈油使用量的强制性增加提供资金。
负责征收和分配出口税的种植园基金机构主管Kabul Wijayanto称,将在新规定出台后的第三天开始征收新税,而相关规定仍在审批过程中。
(来源:我的钢铁网)
(三)豆粕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5年3月份巴西将出口260万吨豆粕,高于一周前预估的238万吨,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80万吨,并将创下历史最高单月出口纪录。
作为参考,2月份巴西豆粕出口量为146.8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0.9%。1月份出口量为163.9万吨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75.7万吨减少6.7%。
当前巴西豆粕的月度出口纪录是2024年10月份的246万吨。
(来源:我的钢铁网)
(四)油菜籽
周四阿根廷油籽工人工会SOEA表示,阿根廷油籽工人已经取消,重返维森丁(Vicentin)大豆压榨厂的工作岗位。此前该公司安排支付了拖欠工资。SOEA表示,周三工人收到了二月份欠薪的75%,下周三将收到剩下的25%。上周该公司组织工人在维森丁的大豆压榨厂举行罢工,暂时中断了阿根廷的大豆加工。维森丁曾经是阿根廷龙头压榨企业,但是因拖欠超过10亿美元的款项,自2020年以来一直处于破产程序中。工人们一直要求维森丁支付上个月的工资,因为该公司只支付了所欠工资的一小部分,理由是“财务状况危急”。
(来源:我的钢铁网)
三、化工产品行业要闻
(一)原油
当地时间16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称,胡塞武装再次袭击了位于红海北部的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和其舰队,袭击过程使用了导弹和无人机。这是过去24小时以内,胡塞武装第二次袭击同一艘美军航母。萨雷亚还表示,胡塞武装将把所有位于红海和阿拉伯海的美军军舰作为其袭击目标,并继续对以色列船只采取封锁行动。
(来源:金十期货)
据埃及消息人士18日称,以色列方面已向相关调停方明确表示,拒绝“现阶段”在加沙地带实施停火。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以军当天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目标发动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的消息显示,袭击已导致413人死亡。
(来源:金十期货)
美国至3月1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174.5万桶,预期+51.2万桶,前值+144.8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库存+27.5万桶,前值+27.5万桶。库欣原油库存-100.9万桶,前值-122.8万桶。汽油库存-52.7万桶,预期-221万桶,前值-573.7万桶。精炼油库存-281.2万桶,预期-30.1万桶,前值-155.9万桶。原油产量减少0.2万桶至1357.3万桶/日。商业原油进口538.5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8.5万桶/日。原油出口增加135.4万桶/日至464.4万桶/日。炼厂开工率86.9%,预期86.5%,前值86.5%。
(来源:金十期货)
美国星期四发布了与伊朗有关的新制裁,制裁对象包括亚洲一家独立炼油厂,以及向这些炼油厂供应原油的船只。自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今年2月表示将重新对伊朗施加“最大压力”,包括努力将伊朗出口降至零以来,这是美国对伊朗石油销售实施的第四轮制裁。特朗普的目标是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和资助激进组织。美国财政部对12家实体实施了制裁,并将8艘船只列为被冻结的财产,称这些船只负责运送数百万桶伊朗石油。这些船只是伊朗“影子船队”油轮的一部分,为私营炼油厂供货。
(来源:金十期货)
(二)液化石油气
截至3月20日当周,全国271家液化气生产企业的商品量总量约为51.52万吨,环比下降1.92%。本周内,华中及华东地区部分炼厂进入检修期,导致国内供应量持续走低。同期,中国液化气样本企业的产销率达到100%,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本周燃烧需求依旧疲软,未见明显改善,下游客户多采取按需采购策略,局部地区因供应紧张,产销状况相对良好。具体来看,华中地区因供应减少,产销率保持高位,达到102%;山东地区民用需求出现阶段性增长,采购力度尚可,同样呈现销大于产的局面。华南地区则因价格偏高,销量表现不佳,但本周有船货下水,库存压力并不显著。东北地区则因需求疲软及俄罗斯天然气的影响,产销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98%。
(来源:隆众资讯)
四、有色及新能源行业要闻
(一)锡
印尼国有锡矿公司PT Timah(简称Timah)近日公布2025年战略扩产计划,宣布将锡矿石年产量从2024年的19,437吨提升至21,500吨,增幅达10.6%。同时,公司设定锡金属产量目标为21,545吨,较去年实际产量18,915吨增长14%;预计锡金属销售量将从17,507吨增至19,065吨,增幅8.3%。该计划凸显印尼作为全球第二大锡生产国的扩产雄心,可能对全球锡市场供需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来源:长江有色网)
(二)铝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2025年1-2月的铝产业相关产量数据,整体表现积极,各项产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展现了中国铝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具体来看,原铝(电解铝)产量为731.8万吨,同比增长2.6%。尽管增速相对温和,但原铝作为铝产业的基础原料,其产量的稳步增长对于满足下游铝加工企业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这反映出中国铝产业链上游的生产活动正在有序进行,为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氧化铝产量为1513.3万吨,同比增长高达13.1%,增速较快。氧化铝是生产原铝的主要原料,其产量的快速增长不仅满足了原铝生产的需求,也反映了铝产业链上游的强劲需求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铝产业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方面的不断进步。
(来源:长江有色网)
(三)铜
近日,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Nornickel)负责人Vladimir Potanin在公开场合透露,公司正在积极与中国企业洽谈成立一家铜生产合资企业,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和消息公布。这一举动标志着Nornickel在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上的进一步深入布局。据悉,Nornickel作为全球领先的金属和矿业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其业务版图。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之一,无疑成为了Nornickel的重要战略目标。此次与中国成立合资企业,旨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铜产品,并分享其在金属和矿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
(来源:长江有色网)
(四)碳酸锂
紫金矿业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位于福建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的紫金锂元粗碳制备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传来新动态,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地面建设阶段。该项目由紫金矿业(601899)全资子公司紫金锂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2.65亿元,拟于2025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依托紫金矿业阿根廷3Q盐湖碳酸锂以及其他工业级碳酸锂资源,采用先进环保的碳化+树脂除杂工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应用于公司自产磷酸铁锂产品,有利于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合格率。项目达产后,年产量可达2.5万吨,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9.91亿元。这一项目的推进,进一步完善了紫金矿业在锂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布局,强化了公司在锂产业链上的垂直整合能力。
(来源:长江有色网)
(五)锌
泰坦矿业披露了旗下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帝国锌矿2024年生产状况总览。该矿山全年共产出可支付锌5950万磅(约合2.7万吨),其中单2024年四季度产量就达到了2170万磅(约合0.98万吨)。因洪水因素影响,破碎和提升作业曾于2024年8月12日至9月26日暂停,但采矿作业仍在进行,并将矿石存放于地下。在三季度破碎机修复期间,这部分暂时存放的矿石在2024年第四季度被提出矿井并进行磨矿处理。由于选矿厂具备额外处理能力,第四季度的矿石处理量达到14.7万吨原矿,锌金属产量也有显著提高。公司成功实现了全年产量指引的上限,并且超额完成成本控制目标。2024年第四季度的项目工作主要集中于:NI 43-101技术报告的完成(已于2025年1月发布)、Mahler采矿区的电力升级以及破碎机恢复项目的最终工作。
(来源:上海有色网)
五、黑色行业要闻
(一)钢材
3月20日,据悉GFG联盟旗下澳大利亚怀阿拉钢铁厂(Liberty Primary Steel-Whyalla Steelworks)于3月19日暂时关闭其高炉进行36小时的紧急维护。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及能源部长Tom Koutsantonis 表示,高炉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运行磨损迹象,钢厂此次停产将对高炉关键部件进行维修,包括排出炉内铁水的铸铁孔和一些耐火板等。
(来源:金十期货)
2025年1-2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6630万吨,同比下降1.5%,累计日产281.86 万吨;生产生铁14075万吨、同比下降0.5%,累计日产238.56 万吨;生产钢材22409万吨、同比增长4.7%,累计日产379.81 万吨。
2025年2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6771 万吨、同比增长0.9%,日产241.83 万吨;生产生铁5972 万吨、同比下降0.3%,日产213.27万吨;生产钢材6635万吨、同比增长3.9%,日产236.97 万吨。1-2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13736万吨、累计同比下降0.4%,粗钢累计日产232.82 万吨;累计生产生铁12167万吨、累计同比下降0.2%,生铁累计日产206.22 万吨;累计生产钢材1331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2 %,钢材累计日产225.63 万吨。
(来源:中钢协)
欧盟委员会19日发布“钢铁与金属产业行动计划”,旨在增强行业竞争力,应对美国钢铁关税的潜在影响。欧盟委员会的公报显示,该计划聚焦六大核心领域:确保清洁且可负担的能源供应,防范碳泄漏,强化和保护欧洲工业能力,推动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保障高质量工业就业,通过主导市场和公共支持降低投资风险。据介绍,欧盟钢铁行业遍布22个成员国,拥有约500个生产基地,提供超过260万个就业岗位。
本月12日,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举措正式生效。欧盟当天宣布,决定对价值260亿欧元(1欧元约合1.09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
(来源:我的钢铁网)
(二)煤炭
我国最大的煤炭运输港——黄骅港再次进行扩容建设,这是黄骅港第4次扩建煤炭运输规模。此次扩建工程,计划新增4个7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18座3万吨级筒仓群以及2条运煤翻车机卸车系统。
(来源:我的钢铁网)
(三)铁矿
近期,澳大利亚西部哈默斯利地区新发现全球最大铁矿床,储量高达550亿吨,按当前的市场价格计算,估值约5.7万亿美元。这一发现可能对全球铁矿石供应格局产生影响,并对主要钢铁生产国的采购策略和成本控制带来新的变量。
(来源:我的钢铁网)
本要闻由港信期货整理。